在保守党前几轮议员投票中,约翰逊的得票数就遥遥领先,显示出志在必得。2012年5月4日临近午夜揭晓的伦敦市长选举中,保守党候选人、现任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再次以微弱优势击败工党候选人肯·利文斯通,获得伦敦市长新的四年任期。2015年2月15日,他表示自己将放弃美国国籍,表明自己效忠的国家是英国,而不是美国。此前他因为生在美国而拥有英美双重国籍。在对他的新闻报道中,像和女友打架引来警察等这种糗事层出不穷。
如何看待鲍里斯·约翰逊被任命为外交大臣
外交经验不足+“大嘴巴”新任女首相特蕾莎·梅(梅姨)的内阁班子阵容学霸力MAX,全部来自英国最顶尖的五所大学,其中大部分还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鲍里斯约翰逊自然不是例外,他先后毕业于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学历背景显赫。在担任杂志记者和专栏作家一段时间后,约翰逊投身政界,尽管中间曾因丑闻被解除保守党前座议员的职务,但上天似乎对这位有着一头乱糟糟金发的胖子尤为钟爱,他在政治上的热度不减反增。在2005年卡梅伦成为保守党领袖后,鲍里斯·约翰逊出任影子内阁教育大臣职位,2008年竞选成为伦敦市市长,并于2012年成功连任。在担任市长期间,他在上任第一天便骑自行车上班,路上还与路人“飙车”。因为他在英国民众心中的“活宝”形象,约翰逊曾在2013年被评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人”,超过了当时的首相卡梅伦和英国女王。约翰逊的从政经历到这儿……似乎就没啥可说的了。鲍里斯·约翰逊算是英国脱欧公投中的获益者,他是坚定的“脱欧派”,在脱欧过程中出尽风头。但接下来如何在欧洲保障英国的利益,如何调整与各个国家的关系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大难题,尤其是在这之前他并没有类似经验。
约翰逊与女采编保持不正当关系,被解职,他是怎样逆袭成为英国首相的
坚持脱欧,而且个人魅力挺大的,比较亲民。他的行为举止还有言论都被夸过可爱,肯能是约翰逊的性格比较中二,说话能力极强,不会把人惹得不愉快。而且约翰逊几乎没有偶像包袱,他能做出来让自己丢脸尴尬的事情去讨好老百姓,这样一个没有架子的总统放在哪都喜欢。
要不是3年前遭“脱欧战友”戈夫出卖,约翰逊不会放弃与时任内政大臣梅姨等一道竞选保守党党首的机会,但也正是梅姨上台后温和脱欧路线的失败,给了一年前从梅姨内阁挂冠而去的约翰逊,以第二次机会。
梅姨给出辞职时间表后,约翰逊就一直是最热门的接替人选。在保守党前几轮议员投票中,约翰逊的得票数就遥遥领先,显示出志在必得。
但是,外交大臣亨特后劲十足。从初次选举时的中游水平,到后来成为仅存的两个候选人之一,亨特的实力看涨,甚至在个别民调中一度反超约翰逊几个点。
亨特自己也称,一开始,其他候选人不过是约翰逊的陪衬,陪着他玩玩罢了,但当候选人只剩下他和约翰逊的时候,这场角逐才真正开始。
约翰逊上台之后,为了维持与美国的特殊同盟关系,在针对中国的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他肯定还会附和美国,这个避免不了。
而包括他的竞选对手、所谓“中国女婿”亨特在内的一批保守党政客,都“拒绝”排除会为了香港问题而制裁中国的可能性。可以想见,未来的中英关系肯定少不了口水仗,甚至会有一些外交摩擦。
结局反正是约翰逊登顶当上了英国首相。
鲍里斯·约翰逊的介绍
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英国国会保守党籍议员,2008年5月1日击败工党候选人肯·利文斯通当选伦敦市长。2012年5月4日临近午夜揭晓的伦敦市长选举中,保守党候选人、现任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再次以微弱优势击败工党候选人肯·利文斯通,获得伦敦市长新的四年任期。2015年2月15日,他表示自己将放弃美国国籍,表明自己效忠的国家是英国,而不是美国。此前他因为生在美国而拥有英美双重国籍。
曾经拥英美双重国籍的约翰逊,有没有可能是美国人派到英国的间谍
有可能,非常有可能。约翰逊上台之后的很多言论都让人匪夷所思,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英国脱欧和其他很多重大的政治问题上和约翰逊完全一样。并且特朗普大力支持约翰逊担任英国首相,以美国人的尿性不会做一些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的。
近些年的西方政治可谓世事难料,走马灯的变化太快了,简直目不暇接。鲍里斯·约翰逊有“英国特朗普”之称。为什么这么称呼他呢?原因是他给人的印象总是怪怪的,而且经常失态或说一些让人觉得不太靠谱的怪话。在对他的新闻报道中,像和女友打架引来警察等这种糗事层出不穷。从他的绰号什么“失态王”、“英国特朗普”等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政治生涯犹如一个“段子”,总能吸引一些眼球。
纵观近些年西方政治,美国总统特朗普、英国新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都是西方非典型政客;像法国总统马克龙、加拿大总理小特鲁多则是人长得帅,实际能力却是中看不中用的小鲜肉;而像意大利、澳大利亚的掌权者,又多比较极端。纵观近几年的西方政治,被选为国家领导人的传统政客越来越少,非典型的西方政客,或者说在过去属于少数派的政客,竟然都逐渐走到了舞台的中心。
硬脱派主张与美国建立更加密切的经贸联系,将英国与美国连成一个共同市场,这一观点在理论上也没有错,毕竟美国不比欧盟市场小、同时也更加稳定、更加健康。但是问题在于,特朗普究竟会在未来美国与英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让利多少,如果特朗普仍然像现在这样斤斤计较,既想拿下英国又不愿意让出利益,恐怕同样算计精明的英国人是不会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