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足球新闻

中国第一个北极考察站叫什么名字(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叫什么名字)

时间:2024-03-2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足球新闻 文档下载

千百年以来,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在这里世代繁衍。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依据《斯瓦尔巴条约》缔约国地位而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该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最后,国家海洋局确定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站名为“中国北极黄河站”。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落成于2004年7月28日。

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叫什么名字

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叫黄河站。

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是黄河站。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落成于2004年7月28日。黄河站是我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

中国也成为第八个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建立科考站的国家。黄河站的建立,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开创了一个永久性的观测研究平台,为解开日地相互作用、北极气候环境变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等众多课题提供了一个窗口。

北极

北极 ,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度的那一点。北极地区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

北极地区的气候终年寒冷。冬季,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大海完全封冻结冰。夏季,气温上升到冰点以上,北冰洋的边缘地带融化,太阳连续几个星期都挂在天空。

北极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千百年以来,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在这里世代繁衍。在这里发现了石油,因而许多人从南部来到这里工作。

我国第1个北极考察站 叫什么名字

中国首座北极考察站――黄河站落成仪式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北极科考基地--新奥尔松举行。 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考察站为一栋两层楼房,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包括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等,可供20人至25人同时工作和居住,并且建有用于高空大气物理等观测项目的屋顶观测平台。 之所以选择在新奥尔松建立中国北极站,原因有多个方面,据杨惠根介绍,首先是根据《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该群岛是我国在北极圈内建立常年科学考察站的唯一选择。其次,新奥尔松是到北极点的桥头堡,是理想的国际北极合作研究基地,便于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共享必要的野外作业实验条件和观测数据资料。再次,这里是极隙区,是研究高空大气物理尤其是极光的理想之地。最后,斯瓦尔巴德群岛是世界上保持原生自然的最后几个岛屿之一,新奥尔松由大峡湾、冰川、冰碛岩、冰川河流、山和一个典型的苔原生态系统所包围,其地形地貌、地层系统、生态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为海洋、大气、冰川与海冰、生物生态、地质、大地测量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场所。

中国第一个北极考察站叫什么名字

中国第一个北极考察站叫中国北极黄河站。

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依据《斯瓦尔巴条约》缔约国地位而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该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另外北极黄河站还是一座综合科考站,开展的主要科考项目包括高空大气物理观测、气象观测站建立、GPS卫星跟踪站建立、地球生态环境演变考察、近岸海洋环境监测、冰川长期监测的可行性调查和大气化学采样等。

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

中国北极黄河站的名字由来:

黄河站的站名,按照站名征集方案,在网络投票的近3000个有效票中筛选了30个候选站名,加上备选说明,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提交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约20名委员分别进行排序的结果表明:“中国北极黄河站”排名第一。

最后,国家海洋局确定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站名为“中国北极黄河站”。第一个提出“黄河站”名称的人是江苏省海门市的陈文华,共有39人次建议站名为“黄河站”。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是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黄河站坐落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我国根据《斯瓦尔巴条约》1925年缔约国地位而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是   北极黄河站为一座综合科考站,开展的主要科考项目包括气象观测站建立、GPS卫星跟踪站建立、高空大气物理观测、近岸海洋环境监测以及地球生态环境演变考察等,是中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之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   我国北极站驻扎的站房,为一座斜坡顶的二层独栋小楼,建于上世纪40年代,是混凝土结构,很坚固。并于2003年9月改造完成之后正式落成,一直处于试运状态。   通过我国科学家十几年的努力,黄河站已成为一座具有世界影响的北极考察站,担负起这一地区日地相互作用观测的国际责任,并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科学成果。

中国第一北极科学考察站叫什么名字

中国第一北极科学考察站叫黄河站,是中国依据《斯瓦尔巴条约》1925年缔约国地位而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是中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中国也成为第8个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北极科考站的国家。最值得称道的是,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所以尽管北极所有陆地分属8个环北极国家,但中国作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缔约国,完全拥有条约中规定的包括科学考察在内的相应权利,这使中国在该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具有了法律依据。

中国的第一个北极考察站是什么

黄河站。

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落成于2004年7月28日。

1985年2月20日,中国在位于西南极的乔治王岛建立了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1989年2月,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建立了中山站。

这两个站都位于南极大陆边缘,北邻南大洋,南接大陆冰盖。

建设条件:

在极地建设考察站,选址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明确建站的科学目标和研究任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其次要考虑科考能力,比如科考船的破冰能力、停靠的条件和环境、建站地区的地貌和淡水来源;还要考虑国际合作与救援的可能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要在南极建立第四个考察站。

除了这些固定的极地考察站以外,“雪龙号”破冰船实际上是一个流动的极地考察站。它在南北极之间,在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穿行,监测着海洋、大气、生物和环境的起伏变化。

以上内容参考:科欧中国——中国有哪些极地考察站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