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足球新闻

武林大会八卦掌(康龙武林大会 有哪些无数武术)

时间:2024-04-10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足球新闻 文档下载

武术名家张全亮谈八卦掌吴式太极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深受世人喜爱。所以,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武术都将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这是国家对传统武术价值的承认,会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必须符合五个要件。太极拳、八卦掌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康龙武林大会 有哪些无数武术

康龙武林大会的武术比赛都是同一拳种之间的比赛。全都是传统武术,举办了蔡李佛拳,螳螂拳,洪拳,少林拳,八卦掌,迷踪拳等比赛,没有散打、空手道、截拳道、跆拳道、合气道。

推荐几场武林大会的最精彩的比赛

八卦掌郝保军的所有比赛,八极拳的仇宝龙的比赛(八极的比赛都不错),螳螂拳石磊的前两场比赛,心意六合拳的吴彪的比赛,五祖拳第一年卢思明的前两场比赛(五祖拳第二年都不错),红拳的比赛都不错,陈式太极拳海选贵进华的比赛和范帅鑫的比赛。暂时记住这些。未来的红拳第二年也很好看!

武林大会一共进行过哪些拳术比赛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武林大会》节目,全年将有五祖拳、梅花拳、八极拳、蔡李佛、形意拳、太乙五行拳、八卦掌、洪拳、咏春拳等九大拳种, 基本上都是民间的武术,但是中华武术的瑰宝。

八卦掌厉害吗

厉害,董海川先生确实是净身入了宫,但当时是因为打死人了,为了避祸不得已而为,入了萧王府,萧王爷是武王爷,嗜武如命,手下能人很多,董公后来被奉为首席。董先生在北京墓碑上生平写的清清楚楚,志书都有记载。董海川的徒弟都很厉害,就拣个程派说说1900年八国联军入北京,董公的徒弟程廷华先生(程派八卦就是这个程)更是见义勇为,为救人英勇出手,牺牲在八国联军乱枪下,是真正的民族英雄。生前在北京是响当当的任务。程先生结拜兄弟张占魁,由程先生坟前拜帖、代师授艺,武艺精湛,捕快出身,一生也是出生入死。张占魁的徒弟韩慕侠1918年北京六国饭店打败俄国大力士康奈尔,周恩来年轻时候锻炼体魄,立志救国,曾向韩先生学习八卦掌,韩先生还曾资助过周恩来。程门大弟子李文彪清末在奉天探访局任局长,捉贼办案,负责军阀曹锟的警卫工作。孙禄堂在学形意后也曾跟程廷华学过八卦掌。骆兴武,李文彪弟子,东北军副帅吴俊升的武术教官,亲历皇姑屯事件,也曾供职在少帅张学良手下。骆先生武德、武艺在网上都可以查。八卦是好拳,经历过历史考验,传承丰富,英雄辈出,能流传至今是打出来的。八卦是有养生功能,但曾经在清军中推广,就是因为实战威力大,军中有直趟八卦,不走圈,就是为了军营里方便训练。八卦门名人:姜容樵、刘德宽、刘凤春、马贵……八卦掌乱世中走出来的优秀拳种。写这么多,不为别的,就是看到395631071的回答生气,虽然我不是练八卦的,但是对于这种信口开河,满口污蔑的人看不惯!

看康龙武林大会,为啥各门派的实战都差不多啊(推推搡搡使跘子)

个人认为,开放头部之后:陈式太极拳战队里的王占军、樊帅鑫、郑辉、陈建强、张衡、郭行行、王志国、陈志成、吴林这些事太极拳里的实力派。开门八极拳战队里的刘彪、付策、戴乾振、张山、张德龙、王赫、杨艺乾、刘强、吴晗是代表人物。红拳里的顾传峰、宋伟、赵帅是代表人物,通背拳里的张峰亮、马力林、李大龙为代表,少林拳的王凤普、戴继超、胡永生、薛杨、张利、张坤为代表,五祖拳康锦平。形意拳黄大鹏。以及八盘掌的栗红楼,八卦掌的马越和蔡勇等

武术名家张全亮谈八卦掌吴式太极

张全亮是八卦掌吴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术名家张全亮谈八卦掌 吴式太极。欢迎阅读!

武术名家张全亮谈八卦掌 吴式太极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深受世人喜爱。

八卦掌和太极拳名家张全亮先生是当今中国武术界的泰斗级人物。2010年5月21日,中华民族网路电视台中民网视就中国传统武术的价值与魅力等问题对张全亮先生进行了专访,张先生主要以太极拳和八卦掌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回答和深入的分析阐述。中民网视还请张全亮先生表演了吴式太极拳北派和梁式八卦掌的部分套路,并进行了现场录制。以下是对当时访谈内容的记录整理。

记者:武术起源于技击,技击也是武术存在的最重要价值。但是,冷兵器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为什么现代人对武术仍然喜爱有加?您不仅擅长太极拳和八卦掌,而且还习练过多种武术,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的专家评委和裁判长,请你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张全亮:任何时期人们都需要防身自卫,都需要自我保护。中国武术是古老的、巧妙的、世界优秀的防身抗暴技术,而且还具有其他运动形式无法比拟、无法替代的极佳的健身和开智等效果。所以,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武术都将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

中国武术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载体,极具民族性和世界性。传统武术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并且不断发展,能传播到世界各地,因为它确实不仅是一种打斗的技术,而且具有很强的健身功效、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多方面的魅力。比如太极拳和八卦掌,都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极强的抗暴功效、极好的开智效果、无穷的艺术趣味。其理论精深,技法独特,魅力无穷,令人惊叹。不但中国人喜欢,世界各国人民也都喜闻乐见。

记者:我们了解到,北京市大兴区为您申报的“吴式太极拳北派”已经被批准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案,请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谈谈对太极拳和八卦掌的认识?

张全亮:国务院于2006年6月和2009年12月先后两批公布了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专案共1170项,其中武术专案22项,包括了三个流派的太极拳陈式、杨式、武式和一个流派的八卦掌。还有一些流派的太极拳、八卦掌正在陆续申报。这是国家对传统武术价值的承认,会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必须符合五个要件。

第一、必须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只留下文字记载或遗物的不算。

第二、必须历史悠久,传承时间不超过百年的不算。

第三、专案本身必须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社会价值、或有普世价值的知识、技术或技能。

第四、必须代表一方文化,为当地社会所认可。

第五、必须对当代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打麻将、吸大烟之类的不算。太极拳和八卦掌不但完全具备这五个要件,而且在下述五个方面的价值更为突出。

第一,太极拳和八卦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太极拳和八卦掌的出现和发展,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是形成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的重要事件。八卦掌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太极拳的历史更为悠久。在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英雄豪杰中有不少人是太极拳、八卦掌高手。对于抵御外辱、展现民族气节起到了一定作用。在历史长河中,太极拳和八卦掌是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形成的独特的运动形式,它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对于健身、防身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太极拳和八卦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太极拳、八卦掌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两者都是哲理性拳术,是文化拳术,是头脑功夫。它们以易理为拳理,以阴阳变化为灵魂,以五行生克变化规律为指导练拳与技击的法则。太极、八卦文化融浸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与很多文化知识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络,对很多文化现象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

第三,太极拳和八卦掌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其拳理富含哲学、力学、生理学、心理学、医学、美学及某些边缘科学如资讯理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极其符合哲理和自然规律,两者都是纯任自然的运动,在自然当中求自然,招招势势都要阴阳互动、公转自转同时进行,强调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始终把头脑的作用放在第一位,每一式都要求先想后作、先看后行。既是极科学的健身运动,又是极其巧妙的技击抗暴技术。

第四,太极拳和八卦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练法独特,动作优美,运动起来圆润自如、和缓流畅、内外如一、形神兼备,对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都有很大影响。百练不烦,百看不厌,魅力无穷,古人有“穷毕生之精力,难尽其奥妙”之说。

第五,太极拳和八卦掌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贴近群众、贴近民生、老少咸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爱好者有数亿之多,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太极拳、八卦掌是实践的智慧,不但可以强身御暴,还可以陶冶性情,可以改进暴躁、粗率、心胸狭窄等情绪和性格缺点,培养人的优美性格。其精神的外延可以无限拓展,进而追求天人合一,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奋斗的整个过程。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太极拳和八卦掌是非常优秀的专案和价值极其突出的专案。大家可以注意,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五个要件的第三个要件中,共有有六项内容价值。一般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具备其中的一两项就可以了。而太极拳和八卦掌不仅具备全部六项价值,而且每一种价值的含量都很高,这是其他非遗专案所无法比拟的。弘扬这两个古老而优秀、富含民族文化的传统武术运动形式,既具有民族意义又具有世界意义,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既有国内市场又有国际市场。

记者: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具体到某一拳种上,其历史价值应该由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来承载和体现。您认为,在太极拳和八卦掌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张全亮:首先,杨露禅进北京和董海川进北京,都应该是中国武术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由于这两个重大事件的先后出现,世人才知道到什么是太极拳、什么是八卦掌。这两个事件也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杨露禅经人举荐到北京教拳是在1850年之后,清代王公、贝勒从学者颇多,后任旗营武术教师,还被推荐到端王府教拳。

杨露禅进京教拳才使太极拳公诸于世,才使太极拳得到广泛的传播发展。董海川大约在1855年来到北京,入宫当差,后改在肃王府当差。董海川——“肃王面前显绝技”,使八卦掌在武术界初露头角,轰动京城,把中国武术推向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阶段。两人在北京武术界掀起了轩然 *** ,有许多佳话广为流传。所以说,1850年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对于太极拳和八卦掌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太极拳方面的历史事件还有:

1、1928年陈发科应邀赴北平传艺,使陈式太极拳在社会上迅速传播并奠定了全面发展的基础,为太极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30年代初王茂斋在北平太庙开设“太极拳研究会”,公开授徒,其弟子遍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北等地,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成了当时北京太极拳高手云集之处,为吴式太极拳在北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1928年吴鉴泉应邀南下教拳,后又成立“鉴泉太极拳社”形成了历史上太极拳界尊称的“南吴北王”的历史格局,以后吴家又把吴式太极拳传播海外为吴式太极拳在南方和海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1953年王培生创编出“吴式简化太极拳37式”。编写了《太极拳三十七式讲义》,广泛传播,后定名为《吴氏简化太极拳》正式出版。37式曾以多种文字出版国内外广泛传播,还曾被美国宇航局确定为航天员训练教材。王培生思想解放,开太极拳简化之先河,推动了吴式太极拳的大发展。

5、1954年太极拳家吴公仪与白鹤拳家陈克夫在澳门比武,是中国太极拳史上,第一次上擂和其他拳种进行正规的竞技比赛。吴陈比武催生了“新派武侠小说”,造就了梁羽生、金庸、古龙三大武侠小说巨擘。

6、1956年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为太极拳的普及推广起到了巨大作用。

7、1970年太极拳家黄性贤60岁按摔跤规则对战东南亚摔跤冠军廖广成50岁,以26比0绝对优势获胜,显示了太极拳推手的高超效用。

8、1981年5月王培生老师应邀,参加了在沈阳举行的中日武术交流。以精湛太极功夫使日本武士连连跌出,受到中外人士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太极神功技压东瀛》为题载颂其迹,日本《《阿罗汉》杂志刊其精彩拳照并尊之为“东方武林奇人”“中国十大武术家之一”。

张显了太极拳的技击功能。纠正了日本某些武术家的“太极拳只能健身,没有技击作用”“少林寺在中国,少林拳在日本”“十年之后让中国人向日本人学习太极拳”等偏见和狂言。证明太极拳不是摸鱼睡觉的拳术,不是只能健身不能技击的拳术,而是一种用意不用力,既能祛病强身、开智开悟,又能防身抗暴的神妙而又科学的拳术。他用自己的高深技艺,展现了太极拳的真面目,证明了明太极拳的真髓在中国。

9、1987年王培生编写刊印了“太极拳的健身与技击作用”,将多年来世人少见的太极拳技击之法公之于众,在武术界引起极大轰动,对太极拳技击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0、2005年9月3日在大兴举办的“纪念王培生先生逝世一周年”大型纪念活动,也应称太极拳史上的一个事件。一是规模大,参会700余人;二是参会人员广泛;三是声势大,品位高;四是全面客观总结了王老一生的功过是非,全面总结了他的武术精华;五是出版了大型精美纪念画册和纪念光碟;六是进行了大型技术交流。在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使广大民间武术家受到感动和鼓舞。

11、2009年元月中央电视台组织全国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赵赵堡六大流派太极拳名家于北京新兴宾馆,为中央电视台拟在黄山举办的WMA首届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编写太极拳技击手册,韩建中老师负责竞赛规则编写,我负责技法整理编写,经过十多天加班加点的演练、示范、拍照、研究、筛选、整理、编写出了中国武术史上第一部太极拳技法30招训练教材,于2009年4月按央台安排用此教材,在北京市大兴区星光影视园对全国招聘的裁判员进行培训。

又于6月21日从陕西红狼俱乐部开始,依次对全国六大俱乐部的运动员按此教材进行技术培训。2009年7月26日至9月5日在黄山体育馆由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武术职业联赛,严格按规定使用“太极拳30招技法”进行了中国武术史上首次国家级太极拳擂台赛,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影响之深远史无前例,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怎样打七星螳螂拳和八卦游龙掌

七星螳螂拳又名罗汉螳螂拳,汉族传统拳术之一,属于北派螳螂拳的一种。其基本架势以“七星步”为基础。其劲力刚脆、横裹、直撞。练功分三部分:第一为基本功。它包括腰、腿、肩功、站桩、拍打功等;第二为套路技术。它包括小组合与套路。其套路有插捶、翻车、蹦步、拦截、摘盔、双插花、十八梭、锉钢、柔灵、摘要、螳螂九转十八跌、白猿出洞、偷桃、献果、入洞、拆手拍按等;第三是拆练。包括碰桩、踢打沙袋、排练周身十二捶、散打等。 十八家手法歌 太祖的长拳起首,韩通的通背为母。 郑恩的缠封尤妙,温元的短拳更奇。 马籍的短打最奇,孙恒的猴拳且盛。 黄祜的靠身难近,绵世的面掌飞疾。 金相的磕手通拳,怀德的摔捋硬崩。 刘兴的?]搂采手,谭方的滚漏贯耳。 燕青的占拿跌法,林冲的鸳鸯腿强。 孟苏的七势连拳,崔连的窝里剖钟。 杨滚的棍采直入,王朗的螳螂总敌。 (注:除王朗外,其他十七人皆为宋朝人物或宋朝小说人物) 十二字诀 勾、搂、采、挂、刁进、刁打、粘黏、贴靠 黄汉勋宗师曾把“刁打”改为“崩打”,唯晚年已正名“刁打”。 八刚 泰山压顶,迎面直统,顺步双掌,叠肘硬拱,贴门靠壁,硬崩伏底,左右双棍,摔捋两分。 歌曰:有门则由径以升堂,无门则破壁而入室。 飞杵千斤,击毫发而莫损,荆轲匕首困于难使。 青丝一线,击虎臂而有余,搏虎擒龙随手而得。 十二柔 见刚而回手,入手而偷手,截手而滚手,棍手而漏手, 直统而勾手,采手而入手,搂手而进手,磕手而入手, 扑手而进手,挑手而入手,开手而叠手,粘手而破手。 八打 一打眉头双睛二打唇上人中 三打穿聪耳门四打背后骨缝 五打胁内肺腑六打撩阴高骨 七打鹤膝虎头八打破骨千斤 每部位皆属次要,虽不致命,亦必重伤,如遇强手,非此不足以致 胜,然不可轻予施用,以伤好生之德,慎之慎之。 八不打 一不打太阳为首二不打正中锁喉 三不打中心两壁四不打两肋太极 五不打海底撩阴六不打两肾对心 七不打尾闾风府八不打两耳扇风 皆致命之处,非性命相搏,幸毋施用,若彼不念人命之为重,亦只招之而已。 真正的八卦掌都是叫八卦游身连环掌或者揉身连环掌 武当八卦掌是一种把攻防招术和导引方法融合于绕圆走转之中的拳术。原名"转掌",后称"八卦掌"、也称"八卦转掌"、"游身八卦掌"、"阴阳八卦掌"、"八卦连环掌"等。后世传习者多以转掌的走圈似循八个方位的连线。其技法讲究纵横交错、随走随变;其击法讲究临机应变,以变应变,合于〈周易〉中"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运动不息、变化不止之理,而惯称为八卦掌。关于此掌的起源,传说不一,据考证为清咸同时河北文安朱家务董海川所创。此掌系以极似道教"转天尊"的绕圆走圈导引术和武术攻防方法融合成基本运动形式,采用"易理"论述拳术运动规律,形成"以动为本、以变为法"的基本拳理。武当八卦掌以站桩和行步为基本功,以绕圆走圈为基本运动形式。走转的足迹路线分为走阴阳鱼、走八卦图、走九宫等,它充分发挥掌比拳和勾长的优势,以掌代拳施捶打之能,以掌代勾行拔掳之巧,形成了该掌系手法几乎全是掌法的特点。八卦掌不仅是一门技击术,也是一门健身术。据研究表明,经常练习武当八卦掌,能改善各自体系统的机能,取得健身延年的效益。武当八卦掌是道教武功之结晶。

武林大会从开播到2010年5月都有哪些拳种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武林大会》节目自今年3月开播,全年将有五祖拳、梅花拳、八极拳、蔡李佛、形意拳、太乙五行拳、八卦掌、洪拳、咏春拳等九大拳种,

康龙武林大会的2007年度冠军榜

(康龙武林大会)三战扬威横空出世 五祖际会英雄试手 五祖拳年度总冠军黄晓芳(康龙武林大会)肝胆相照兄弟情深 勇字当头寒香正浓 梅花桩拳年度总冠军宋启振(康龙武林大会)世事无常绝境逢生 鹬蚌相争少年称雄 八极拳年度总冠军刘伟斌(康龙武林大会)千锤百炼师出名门 乌云压顶大鹏冲天 形意拳年度总冠军黄大鹏(康龙武林大会)无心插柳十年练剑 一朝刺秦独步江湖 太乙五行拳总冠军周晋波(康龙武林大会)身似游龙坐如虎踞 惺惺相惜铁骨柔肠 八卦掌年度总冠军郝宝军(康龙武林大会)牵黄擎苍少年狂气 我占鳌头又有何妨 心意六合拳年度总冠军栾星光(康龙武林大会)自信人生中流击水 百舸争流乱世称雄 红拳年度总冠军张春彦康龙武林大会太极拳2010的总冠军:陈自强

天山武林大会即将开始,武林门派今何在

 【天山武林大会】 天山武林大会,是将于2013年8月6号到7号,在乌鲁木齐市举行的讲学和武学观摩活动。头一天是天山论道,第二天是天山论剑,各大门派掌门人和弟子还要进行武术表演,并与新疆的武术爱好者进行亲自交流,但不会有什么评选武林盟主之类的事。 参加门派 【少林派】 代表所持简历:释德朝禅师,嵩山少林寺达摩院首座、少林寺药局禅医功夫学院武术总教练、河南少林寺下院禹州市龙泉寺主持、河南鄢陵县黄龙寺主持,中华禅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禅学艺术研究院秘书长、中国书画界联合会理事等职。多次应邀到美国纽约、洛杉矶、华盛顿、韩国首尔、澳门等地访问。除了少林功夫外,德朝禅师的蝇头小楷也是一绝。向左转|向右转 【武当派】 掌门所持简历:游玄德,武当玄武派内家拳宗第十四代掌门、太和宫主持人、武当派武术的代表人物、武当功夫国际联合会主席、武当道教协会会长、韩国道协名誉会长、美国道家学会名誉主席、欧洲武当功夫总会首席顾问、南武当道教养生院院长、武当派功夫团团长。向左转|向右转向左转|向右转 【峨眉派】 掌门所持简历:吴信良,峨眉派掌门,中国武术八段、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黑带九段、荣誉顾问、国家级散打裁判、峨眉武术联合总会秘书长、峨眉武术联合总会总教练、四川省武术协会传统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侨光东方文化科学院研究员。向左转|向右转 【青城派】 掌门所持简历:刘绥滨,青城派第三十六代掌门,道名信玄,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武术青龙七段、世界武林联盟教授、美国国际文化科学院院士、法国东方文化中心顾问。2009年,继国际巨星成龙之后,作为亚洲和中国大陆唯一的获奖代表,获第十五届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中华武艺奖;连续5届被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四川省对外友协聘为中华养生健康国际论坛形象大使。向左转|向右转 【崆峒派】 掌门所持简历:白义海,崆峒派第十一代掌门,中华崆峒武道联盟主席、中国民间武术家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特聘教授。曾任中国武警8070部队功夫教官、崆峒派功夫广东协会主席、东莞市水霖学校崆峒功夫基地总教官等职。向左转|向右转 【崂山派】 掌门所持简历:陈世富,崂山派慈善门第四代掌门,山东省胶南市武术协会秘书长。陈世富自幼习武,十二岁师从中国三大功师之一马振峰先生、少林寺永汉大法师。深受内蒙古清真小寺白文亭前辈、中国北派形意门掌门包头市武协主席杨桐前辈厚爱,受到精心指导,得其武术精髓真传。1994年秋,陈世富汲取各门派武功精华,创编并发表《丹田硬气功速成心法》,在全国引起轰动。他结合中华传统武术气功与中医义理创编了动感减肥术、丹田内壮功、周身大练法等。向左转|向右转 【昆仑派】 掌门所持简历:周金生,青海昆仑派掌门,中国传统武术家联谊会副会长。尹式八卦第四代传人、王宗岳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自创昆仑乾坤掌。周金生1935年生于山东曲阜武术世家,自幼随父学武,后拜少林拳大师高孟翔学习少林拳法。1953年拜在辽宁抚顺一代武林宗师梁焕如(号小天)门下学艺(师爷是当年著名的大内高手,在时局动乱的年代,将正宗宫廷八卦掌和武当太极剑传授给了梁小天),习练宫廷尹氏八卦连环掌和王宗岳武当太极拳,尽得真传。向左转|向右转 【苌家拳】 掌门所持简历:刘义明,河南苌氏武技第八代继承人,当今苌氏武技代表人,被录入《中国武术名人辞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郑州市苌氏武技委员会主任,中华传统武术、散打训练场总教练,郑州黄河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武术系特聘教授。向左转|向右转 【梅花螳螂拳】 掌门所持简历:王聚胜,山东青岛梅花螳螂拳第四代掌门,中国武术七段,中国烟台市郝家门太极梅花螳螂拳研究总会高级顾问,黑龙江哈尔滨市武术运动协会郝家门梅花太极螳螂拳委员会名誉会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武术协会螳螂拳委员会副主席,哈尔滨市恒禄太极梅花螳螂拳俱乐部名誉主席、武术技术顾问,青岛市市北区武术协会顾问,香港太极梅花螳螂拳委总会国际荣誉会长。 向左转|向右转 【孙氏太极拳】 传人所持简历:刘桂祥,北京人,自幼酷爱武术,9岁习武,曾历拜清末保定府捕快李鹤亭先生、老善扑西营的鄂先生、原29军吉星文团武术教官张钰先生习练查拳、洪拳、跤术及器械,后拜在孙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先生之后孙剑云门下习练形意拳、八卦掌和孙氏太极拳,是孙门第三代嫡系传人开门首贴弟子之一,与师兄黄万祥被孙剑云誉为“孙门二祥”,成为传承孙氏太极的代表人物。曾任北京市石景山区体委武术馆副馆长,石景山区武协主席。现致力于孙氏拳的传播与教学工作,并深入性地探讨研究武学的深刻内涵及医学价值,弘扬和光大中华武术传统文化。向左转|向右转 【武氏太极拳】 掌门所持简历:孙建国,法号如明,别名行者,河北永年武氏太极学院院长、武氏太极掌门人。自幼爱好武术,16岁拜武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李锦藩先生为师,刻苦研练,侍奉恩师左右多年,深得家传精髓。为继承和发扬武氏太极拳传统文化,走遍大江南北,传播武氏太极拳,并在97-98年《武当》、《武魂》、《少林与太极》杂志连续发表武氏太极拳套路多篇向左转|向右转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