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得到消息后迅速率兵回防,大败汉军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雉等所有家眷。另一位赵姬生下淮南王刘长。其中,曹氏生下刘肥,刘肥是刘邦的大儿子,其母曹氏的身份也比较特殊。《汉书》中只是称她为曹夫人,同样没有任何介绍。刘肥对吕后此举产生怀疑,不敢喝这杯酒,假装醉酒离去。反观《汉书》可知,曹氏虽然未能进入刘邦后宫,却也因刘肥的发迹而被载于史册。
刘邦一生最爱的女人是谁
刘邦一生最爱的女人是寡妇曹氏。
寡妇曹氏是刘邦长子刘肥的生,也是刘邦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吕后从来不记恨她,还派人请她回宫做刘邦的宠妃。
刘邦当了泗水亭长后,生性豁达的他很快就和沛县中的大小官吏打成一片。他们平时经常到乡里的一家小饭馆吃饭喝酒,饭馆的老板是个性情极为豪爽的年轻寡妇。所以在刘邦丛笑和这些官吏来饭馆吃饭时,经常和他们喝酒划拳。时间一长,刘邦就和饭店老板寡妇曹氏脾性相投,走到了一起,之后寡妇曹氏就给刘邦生下了长子刘肥。
刘邦后来因得到了迁居沛县善于相面的富绅吕公的赏识,在吕公的主持下迎娶了他的长女吕雉为妻。但是刘邦平时还是经常去看望寡妇曹氏和长子刘肥。楚汉之争开始后,公元前205年,刘邦率汉军攻下西楚都城彭城。项羽得到消息后迅速率兵回防,大败汉军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雉等所有家眷。
寡妇曹氏和其子刘肥也被俘虏到楚军军营当中,曹氏和吕雉患难了两年多,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患难情谊。公元前203年,楚汉以鸿沟为界察郑码,东面为楚,西面属汉,议和成功。吕雉等刘邦家属也被项羽放回汉中,在回汉中的路上寡妇曹氏将刘肥托付给了吕雉。
刘邦登基后,为了弥补对寡妇曹氏的亏欠,封庶长子刘肥为统辖七十三城座城池的齐王,让他成为了大汉朝最大诸侯国的一国之王,败哪此外除了封赏曹氏所生的儿子,刘邦还亲自到沛县请曹氏寡妇入宫,并接受妃子的封号。
当时已成为皇后的吕雉也多次派人请她入宫为妃,但他们都被曹氏拒绝了,曹氏也成为了刘邦一生最爱,但却也最不可得的女子。
为刘邦生下大儿子刘肥的“外妇”曹氏是怎样一个人
刘邦一共育有八个儿子,吕后给他生下儿子刘盈——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戚夫人生下赵王刘如意,薄姬生下儿子刘恒,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另一位赵姬生下淮南王刘长。其他几个儿子刘友、刘恢和刘建,生母不详。其中,曹氏生下刘肥,刘肥是刘邦的大儿子,其母曹氏的身份也比较特殊。那曹氏究竟是何身份?
《史记》中说:“其母外妇也,曰曹氏。”
此外再没有更多的相关文字。有观点解释“外妇”就是“与旁通者”,即私通者。《汉书》中只是称她为曹夫人,同样没有任何介绍。史书上对于曹氏的记载就只有这两部分,我们现在还无从得到曹夫人准确的情况,但是可以从历史记载推知曹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以下是对曹夫人身份的推理以及其流传的身份事迹。
首先便是曹夫人的地位问题。刘邦开始起事时,已经年近五十,在此之前,刘邦游手好闲,担任了泗水亭长(大概相当于里长)。此时,刘邦作为一个亭长,根本没有机会认识尊贵的女人,所以不难推测,与其在一起的曹氏只是一个普通民女。那么,曹夫人是如何与刘邦结识的呢?有一种说法是,曹夫人来自酒楼,刘邦当时到她那赊账。但目前这也只是个故事,没有得到印证。
而刘邦在与吕雉结为夫妻前就与曹夫人在一起,曹夫人还为刘邦生下刘肥,但两人终究没有成为夫妻关系,因而,刘肥的身份只能是庶出。但为什么两人没有结为夫妻呢?曾有这样一个说法,曹氏是一个寡妇,因为当时社会风俗的原因,刘邦与曹夫人迫于社会压力没有成婚,但是这个说法同样没有得到相关权威资料的印证。
汉高祖六年(201),刘肥被封为齐王,封地有七十城,在诸王当中,是底盘最大的一个。曹夫人是刘邦所有妻子中唯一一个没有名分,但是她的儿子分得的城池是最多的,这可能与因为刘肥身为长子有所关系,但是更有多是因刘邦对曹夫人的情分。汉惠帝二年(193),汉惠帝与刘肥在吕后宫中设宴饮酒,汉惠帝因刘肥是自己的长兄,就按照家人礼节,让他坐在上首。吕后对此大怒,准备用毒酒诛杀刘肥,她命人倒了两杯毒酒,汉惠帝起身拿起其中的一杯酒,准备与刘肥一同向吕后祝酒,吕后看了便急忙起身打翻汉惠帝手中的酒杯。刘肥对吕后此举产生怀疑,不敢喝这杯酒,假装醉酒离去。
后来刘肥问别人,才知道是毒酒,因此刘肥感到十分害怕,自认为很难从长安脱身,整日非常忧虑。齐国内史士得知此事后,向刘肥献上献城的计策,刘肥为了保全性命,听取内史士的建议,把城阳郡献给吕后,请求吕后将该地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并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吕后十分高兴,爽快地答应刘肥的请求,于是在刘肥的府邸设宴款待刘肥,以此来表示谢意,众人尽情地痛饮一番。此后,吕后没有追究刘肥当初的过失,放他回到自己的封国。
关于曹夫人何时过世及死因,历史如同淘沙一样,只留下对她的只言片语,这些相关的资料都无从得知。大海淘沙,历史记住了足以璀璨整个文明的人物,尽管只是只言片语却也足够荣耀,甚至引人遐想,曹夫人的具体形象已经无从得知,但在当今影视创作中,我们看到容貌美丽、个性直率,举止轻佻放荡,有些泼辣,甚至还有些凶悍,这便是后人对前人的自我想象罢了。
刘邦的曹姬怎么死的
曹姬之死史书上无相关记载,曹姬是刘邦的情人,并未与刘邦正式完婚,而且是在刘邦发迹前生活在一起,并生下儿子刘肥,刘邦称帝后,封刘肥为齐王。
关于曹氏的记载,正史中的线索都十分有限。不过,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却有着十分令人玩味的差异:
按《史记》载:“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
而《汉书》则称“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齐倬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
两部史书均承认刘肥是“外妇”所生,可《汉书》却给曹氏了一个名分:“曹夫人”。
当然,同时也讲的很清楚,这位夫人实际上是刘邦得势之前的外室。
班固等人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汉王朝的态度,刘邦自己也是认可曹氏的,因而她才能在正史中有一个“曹夫人”的名分。
至于网络上关于曹氏的其他传说,多半也是民间传袭已久的流言蜚语,倒也很难作为了解曹氏的依据。
反观《汉书》可知,曹氏虽然未能进入刘邦后宫,却也因刘肥的发迹而被载于史册。
扩展资料
刘邦与曹氏
刘邦为什么不娶曹氏,史书并无记载。
但按照后人的推测,多半认为这个小亭长生性放浪,洒脱惯了,与其娶曹寡妇过日子,倒不如维持亲密的关系洒脱。
或者说,刘邦压根儿就没有打算娶曹氏,只是与她各取所需。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刘邦穷得叮当响,连去哥嫂家蹭饭都得不到好脸色,根本就不具备养家糊口的能力。
只是后来刘邦阴差阳错地被吕太公看上,有幸娶了吕雉,才过上了稍微富裕的日子。
刘邦的情妇曹氏,为什么刘邦称帝之后,她没有进宫而是留在沛县呢
因为曹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曹氏毕竟给刘邦生下来皇长子,对于吕雉来说他是有威胁的,再加上当时的曹氏应该年纪也比较大了,即便她进宫也得不到刘邦的宠爱,而且还要受到吕雉的猜忌与宫廷的约束,不如在沛县做个逍遥之人。
曹氏是刘邦迎娶吕雉之前的情人,她与刘邦在一起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寡妇,所以可以得知她那个时候应该是比吕雉年纪大,所以等到刘邦称帝之后,曹氏的年纪应该不小了。要知道吕雉因为年老色衰都被刘邦遗忘,更何况她这个嫁过人的寡妇,所以曹氏即便进宫之后,也得不到刘邦的宠爱,等于走进了皇宫这个大牢笼,反而没有在沛县生活的自在。
还有就是毕竟曹氏是为刘邦生下皇长子,所以对于吕雉来说,她曹氏即便得不到恩宠但是也是非常有威胁的,如果曹氏进了宫,那便是吕雉威胁自己儿子的一个筹码,曹氏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也明白在皇宫中,没有刘邦的宠爱,自己在吕雉的手下估计日子不好过,因此她才没有选择进宫。
再加上她有一个在藩地称王的儿子,她又是刘邦的女人,虽然她没有进皇宫,但是在沛县,没有人能比她的身份高,她只不过是没有皇妃头衔,但是她就是地地道道的皇妃。因此她在沛县,可以说生活的非常惬意且舒服,在沛县生活的曹氏不能达到皇宫中那种生活,但是也是富贵无忧,曹氏没有理由走进皇宫。
在《楚汉传奇中》刘邦的情妇曹氏是一个带有悲情色彩的角色,她因何而死
没有记载是怎么死的。
拓展资料:
曹氏,亦作曹夫人,生卒年份不详,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为平民时的婚外姘妇。在吕雉之前就与刘邦生活在一起,她为高祖刘邦生下了长子刘肥,汉六年(前201年)刘邦立刘肥为齐王。文献记载:《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齐悼惠王(【正义】:年表云都临淄。)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索隐】:谓其语音及名物异於楚魏。一云此时人多流亡,故使齐言者皆还齐王。)
为刘邦生下大儿子刘肥的曹氏,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汉代承袭秦国的制度,皇后为原配,皇帝的妾室都称为夫人,以下还有美人、良人、八子等级的嫔妃。其中,为刘邦生下长子刘肥的曹夫人,在史书中只有寥寥数语: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
《汉书·卷三十八·高五王传第八》:“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齐倬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
所谓外妇,是指正妻以外,男子在别处另娶的妾或私通之妇。实际上,曹夫人先于吕后,与刘邦“有一腿”,且有了刘肥,但始终没有“转正”,恐怕连妾室都不算,只是个刘邦的情妇。按照《史记》记载刘邦: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未发迹之前,刘邦的生活轨迹大多集中于沛县,其特点是:经常戏弄同僚,以及嗜好酒、色。
曹氏
结合这几个特征,可以做出一些合理的推论:曹夫人也是沛县人,可能家境贫寒或者是个寡妇,为生计不得不抛头露面,开了家小酒馆,且长得应该也不错,这与刘邦的喜好“酒、色”有交集。经常戏弄使得刘邦不一定招同僚喜欢,但在曹夫人却对刘邦心生爱慕,一来二去生下了刘肥。
所谓“名不正而言不顺”,曹夫人为刘邦,连孩子都生了,没理由不愿意要个名分。之所以做个单亲妈妈,似乎男方这边不同意的概率比较大。
刘家这边的家境:年少时,刘邦备受诟病“不事生产作业”;成年之后,参加考试被选拔为泗水亭长。可见,刘邦父亲刘老太公,是个农业生产的能手,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不仅可以供养一个壮年的劳动力,而且让刘邦多少学习点文化,有一定的文化水准。
刘邦
其次,刘邦的“不事生产作业”,使得嫂子不愿意了,造成了刘家的分家。刘邦把自己那份吃了还不算,经常上在嫂子家蹭吃蹭喝。此外,上至县令的主薄,下至车夫,刘邦广交为酒肉朋友,以那点俸禄是不够的,老娘私下也没少接济,多少是占了点“家有余粮”的光。
由此表明,刘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也勉强算得上是小康之家,而当上刘邦亭长以及结交沛县的官吏,令到这个家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刘家宁愿让刘邦当个光棍,也不许其将曹夫人娶回家。即便娶了吕雉,曹夫人也不哭不闹,默默承受着作为单亲妈妈的艰辛,可谓视刘邦为真爱。
曹夫人和吕雉作为,刘邦未发迹之前的两个女人,史书中只记载了吕雉的事迹:刘邦在芒砀山落草为寇,吕雉不惜以身犯险,为丈夫送去急需的生活用品,以至于陷入牢狱之灾,所幸刘邦的好友任敖担任狱吏,才免遭凌辱。
而以曹夫人经营酒馆多年,接触了社会上形形色色之人,社会阅历更为丰富,在刘邦身处险境之时,更应该知道如何帮助情郎度过难关。再就是楚汉之争,刘邦派人将家人接到长安,只是沛县在项羽控制范围内,吕雉等人被俘,当了三年多的俘虏。
按理说,曹夫人是长子刘肥的生母,还是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两次生死存亡,在吕雉身旁都没有她的身影。比较大的可能是,刘邦落草之前,曹夫人已经逝世。可以从刘邦起兵后,刘肥跟着吕雉一家生活,得到印证。以刘邦的务实,甚至功利的性格,娶吕雉,并不是两厢情愿的情投意合,更多是刘邦投机,攀吕家的高枝;曹夫人才是自由恋爱下的真爱。
刘肥
或许感念于当年与曹夫人之间的情分,公元前201年,刘邦为防止韩信,在齐国形成气候,将其改封楚王,由自己的长子刘肥担任齐王。当时,齐国坐拥临菑郡、济北郡、博阳郡、琅邪郡、胶东郡等七个郡,面积在中国诸侯国最大,人口也繁盛,经济实力可与西汉中央直辖的关中地区相媲美。
刘邦的妻子叫什么名字
分别是:曹氏、吕雉、戚懿、薄氏、赵姬、管道升、赵子儿、石美人(石奋之姊)。
1、曹氏
曹氏,亦作曹夫人,生卒年均不详,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做亭长时的“外妇” 。曹氏在吕雉嫁给刘邦前就与刘邦生活在一起,并为刘邦生下了长子刘肥,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立刘肥为齐王 。曹氏的生平事迹在《史记》、《汉书》仅有简单记载。
2、吕雉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砀郡单父县(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后世把她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3、戚懿
戚夫人(前224-公元前194年)亦称戚姬、戚懿,西汉济阴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汉高祖刘邦宠姬。刘邦做汉王时娶了定陶戚姬,十分宠爱,戚姬生赵隐王如意。太子刘盈为人仁爱懦弱,高祖认为他不像自己,常常打算废掉太子改立如意,说“如意像我”。
戚姬经常跟从皇上出征关东,日夜哭泣,希望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吕雉年纪大了,常常留守在关中,很少见到皇上,就越发被疏远了。如意被封为赵王,留居长安,有好几次几乎被立为太子。幸亏公卿大臣竭力反对,到了叔孙通进谏时,吕后采用留侯的计策,才没有更换太子。
4、薄氏
薄姬(公元前215年之前―公元前155年),河东安邑(今山西省运城盐湖区)人。秦末汉初女性历史人物,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母为魏王宗家之女魏媪。
早年嫁给魏王魏豹。魏豹为韩信所败后,进入汉王刘邦后宫,生下儿子代王刘恒,少有侍寝机会。刘邦驾崩后,跟随儿子刘恒前往代国,尊为代王太后。吕后去世之后,朱虚侯刘章兄弟、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联合诛杀吕氏诸王,迎立代王刘恒即位为帝,是为汉文帝。次年,迎驾入京,尊为皇太后。
5、赵姬
赵姬,真定县人,原为赵王张敖小妾。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汉高祖刘邦从东垣县路经赵国,张敖为了讨好汉高祖,就将赵姬献给汉高祖,赵姬得到汉高祖的临幸,并怀有身孕。张敖得知赵姬有身孕后,不敢让她留在宫内居住,就在宫外另外建造宫殿让她居住。
6、管道升
管夫人,即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一字瑶姬,德清县茅山村(今属干山乡)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頫,册封魏国夫人。 元延祐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东衡里戏台山(今洛舍乡东衡村)。擅画墨竹,笔意清绝。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负盛名,世称管夫人。
7、赵子儿
赵子儿是刘邦的美人汉高祖三年(丁酉,公元前204年),刘邦打败魏王,将魏王宫里的宫人全掳到了荥阳,管夫人、赵子儿也在其中,被掳的还有后来生下汉文帝的薄姬,三人因年龄相当,关系十分要好,并以姐妹相称,还相约“富贵莫相忘”。后来,她们三人同被刘邦看中而召入宫中。管夫人、赵子儿两人因容貌姣好而被封为美人。
8、石美人
石美人赵国邯郸人,西汉开国皇帝汉高帝刘邦的后宫。石美人的父亲是赵国人,赵国灭亡后,石氏和弟弟石奋迁居温县。刘邦向东攻打项羽争天下,路过河内郡,担任小吏十五岁的石奋侍奉刘邦。刘邦和他说话,喜欢他恭敬的态度,问家里的情况。他说有一个失明的母亲,和一个能鼓瑟的姐姐就是石氏。于是刘邦召石氏为美人,以石奋为中涓。将他们家迁到长安中戚里,这是因为石美人的缘故。
既然没有名分,曹夫人为何要跟着刘邦
历史上,作为寡妇的曹夫人之所以愿意跟着刘邦,一方面受制于生活所迫,另一方面也是被刘邦的男子气概所折服。
曹夫人和刘邦有夫妻之实,生了大儿子刘肥
刘邦出身于市井之家,在未成大业之前,一直是街边的小混混,虽然他也捞到了一官半职,但是生活依旧是困苦,毕竟在那样的社会下,国家频繁打仗,百姓过的也不会太舒坦。由于刘邦所处的时代是秦汉末期,那时候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女人的贞洁观念并不高,父女在丧父之后改嫁的也大有其人。曹夫人因为丈夫去世后一人守寡,在刘邦未发迹之前两人就走到了一起,曹夫人还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刘肥”。
刘邦没有打算娶曹氏,条件不允许
历史上并没有过多的记载,为什么刘邦没有娶曹夫人,但后人推测,多半是因为刘邦在未发迹之前是一个生性浪荡的人,他一个人潇洒快活,并不希望用一个女人将自己绑住。再加上刘邦在未发迹之前,家里穷的叮当乱响,连他自己都迫于无奈经常去哥嫂家蹭饭,这样的条件之下是不太可能娶妻的,再加上他和曹氏两人都是各取所需,也就不会踏入婚姻殿堂。
刘邦重情重义,曹夫人一直跟随
刘邦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在他阴差阳错地,被吕太公看上之后,娶了他的女儿吕雉,后来又经过一系列的打天下,成功坐上了君主之位。而曹夫人尽管未与刘邦成亲,但刘邦一直对待曹氏母子十分用心,甚至将他与曹夫人生的儿子刘肥封为齐王,让他享受着极为高的待遇。
历史上对曹夫人的记载讲的也很清楚,曹夫人是刘邦在未发迹之前的外室,因为刘邦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曹夫人才对刘邦一直苦苦追随。
刘邦的老婆曹氏的结局如何
曹氏的的结局应该算是在刘邦的女人中最完美的:他和自己的儿子刘肥一样都是自然病死,可谓是善终。
当然,要了解曹氏的结局,首先要了解曹氏。
谁是曹氏?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刘邦的正室是吕雉,也就是后来权倾天下的吕后。不过吕雉生的大儿子刘盈并非是的长子,刘邦的长子是刘肥。而这个就肥就是"曹氏"之子。在吕雉还没嫁给刘邦之前,曹氏其实就和当时的刘邦在一起,只不过没有婚配,所以曹氏只能是一个外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情妇,作为的一个陪着刘邦从一个所长一直到的作用西汉天下的患难夫妻,刘邦对待曹氏母子也是很慷慨,将齐国的70多座城一起给了刘肥,让他成为当时最大的西汉诸侯国。
曹氏影视剧形象
而且在汉朝初年的皇室内乱中,曹氏母子却能全身而退,这主要得益于的曹氏的远见。
曹氏的结局首先曹氏很会做人,从她一直跟着刘邦开始,始终能得到刘邦的恩宠,其原因在于她不争,她知道自己仅仅是寒门出身,没有什么有实力的娘家和武将们的爱戴,和当时权力很大的吕雉斗争的,那不是找死吗,万一刘邦不帮自己,自己就完蛋了。所以在刘邦上位后,她也一直以“外人”的身份,不进攻,不当妃子,直接退出后宫的斗争。
曹氏和刘邦
而且在争太子这件事情上,曹氏也是明哲保身,早早的和汉文帝的母亲远离这个是非之地,让儿子到了自己的封地去,直接退出了皇位的争夺,所以这也是刘邦大度地给她两儿子的封地很多的原因,很识时务。不像戚夫人那样仗着自己有恩宠和吕后开战,最后导致了自己身死族灭的结局。
戚夫人剧照
所以曹氏虽然是乡野女子出身,但却了解政治斗争,最后还保全了自己和儿子。